【资料图】
甘肃天水拥有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民居院落群,为保护这些古民居,当地投入财政资金8.88亿元。然而央视调查发现,商业化运营导致的“改头换面”,已让很多古民居失去了原有风貌,破坏相当严重;还有不少用于商业经营的古民居拒绝向普通游客开放,国家文物的公益性遭到侵蚀。
将一些历史建筑用于商业经营,既可以为文物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又可以让历史建筑在得到日常保护的同时“活在当下”,这样的“以商促保”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历史建筑保护的通行做法,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也相继推出相关鼓励支持政策。但也不必讳言,一跟“商业”沾上边,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也就如影随形,像天水这样,实行商业化运营最后把古民居搞得“面目全非”,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
问题出在哪里呢?表面上看是那些商家利欲熏心,深层次看则是有关文物保护部门疏于职守,其中不乏以引入社会力量为幌子,把文物资源当成部门甚至个人利益的摇钱树。天水有关部门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或一问三不知,或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在被问到“未批先设、未批先修”问题时,竟然辩称“没有收到任何报批手续,所以无从监管”,尸位素餐到这种地步!被央视曝光后,天水方面反应迅速,表示“诚恳接受央视的舆论监督”,而事实上,当地文物专家近两年没少向当地有关部门奔走呼号,当地居民与游客也没少通过各种方式对古民居的过度商业化问题提出批评,怎么就没有等到一句“诚恳接受”呢?
商业化运营本身不是问题,商业化运营偏离了文物保护的初心才是问题。天水古民居因商业化运营而遭严重破坏的事例,值得其他城市引以为戒,谨防好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偏离了轨道,甚至走向文物保护的反面。事实上,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相关保护条例,也对商业化运营设置了诸多前提条件,但关键不在有无立法,而在于这些法律法规如何得以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如何避免其中可能存在的权力寻租,如何消除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最关键的还是“初心”问题,如果一个地方只想着借文物生财、变现,而不是把传承文化、赓续文脉放在第一位,那最后的结果就必然是商业化喧宾夺主,文物保护被扫地出门。